- N +

地下城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举行开放日活动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它们是保障城市运行的“地下生命线”。 这些走廊是什么样子的? 怎么跑? 4月12日,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理服务中心举办开放日活动。 记者走进地下空间探寻“地下生命线”。

“在地下综合管廊里,市政管线存放在一个个‘房子’里,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水、电、热等能源,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睿介绍,利用地下综合管廊统筹市政管线,可以解决道路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还可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管廊巡检。记者魏薇摄

看现场

每公里安装500多台监控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日常巡检

中午时分,天府公园内,绿意盎然,人来人往。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脚下有一座“地下城”——位于天府新区崖州路的地下综合管廊,全长约3公里。 是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综合管廊的试点项目之一。

走进管廊内部,头顶上方是两排形似小灯笼的消防装置,两侧是一排排架子,是各种管道的“床”。 这也是成都唯一可以让车辆通行的走廊。

据张锐介绍,巡检人员每天都会在管廊巡视,检查自动灭火器是否正常工作,进入管廊的管线信息是否齐全,配电箱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还有一群特殊的“巡检员”——智能巡检机器人。 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四个小轮子可以灵活转动。 接到指令后,可以以最高0.7m/s的速度进行巡检,对门旁电气设备和管廊上方监控设备发现的问题进行自动图像分析地下城,并将结果推送至后台电脑。

“地下综合管廊是封闭空间地下城,阴暗潮湿,存在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有毒气体隐患,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张锐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实现管道巡检、楼道病害自动采集、分析、报警等功能,已替代人工巡检70%以上的日常巡检项目,巡检效率提升4倍。

一侧的崖州路分控中心是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的“大脑”,承担运行状态监控、设备联动控制、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功能。 记者在分控中心看到,当智能巡检机器人停止时,电脑屏幕上会同步出现相应的画面,实时显示这里的环境质量参数。 如果巡检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预警系统会弹出预警信息。

智能巡检机器人传屏。成都市城管委供图

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安装500多台监测设备,如氧气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声光报警器等,可监测含氧量、温湿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等,如发现液位超限、含氧量低、火灾烟雾等异常情况,将自动启动排水、通风、消防等设备进行自动处置,并发出报警信息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看机制

已建成管廊约100公里 首创地下综合管廊“廊长制”模式

作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成都计划到2035年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到2022年底,成都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在建管廊约100公里。管廊已建成,其中约50公里管廊已正式移交管理。

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管廊的管理也在有序推进。 “在市级层面,成都明确了‘建管分离’的管理体制。” 据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出台了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运维管理办法。 该局负责管廊的规划建设,成都市城管委负责管廊运营维护的行业管理。 此外,成都市还成立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承担行业监管、规划、移交审核、普查统计、应急指挥等相关职责。 是全国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地下综合管廊监理的机构。 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全国首创地下综合管廊“廊道制”模式,建立了由总廊道负责人、区域廊道负责人、责任廊道负责人、专职廊道负责人四级“廊道制”管理体系。走廊领导。 建立各级管廊负责人工作职责,建立管理扁平化、反应迅速、沟通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管廊运维高效运行、处置快捷。

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作为地下设施,还存在空间有限、空气流通不足等问题dnf公益服,不利于长期人工操作,未来管廊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无人化管理模式、智能化管理方式”。 (记者吴亚非)

地下城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举行开放日活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1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